產業知識

DisplayPort vs. HDMI 差異比較與常見問題

DisplayPort vs. HDMI 差異比較與常見問題


DisplayPort vs. HDMI 差異比較與常見問題

當今主流使用的 AV 影音介面

主流影音傳輸介面:DisplayPort, HDMI, DVI, VGA

在現今部分的 AV(Audio/Visual)設備中,DisplayPort 與 HDMI 為最常用到的兩種傳輸介面。或許HDMI 擁有極高的市佔和相容性,但 DisplayPort 卻也有著其不可取代的優勢。

  介面 頻寬 解析度 傳輸距離
早期版本 VGA - 2048 x 1536 15M
DVI 3.96 Gbps
7.92 Gbps (Dual-link)
1920 x 1200
2560 x 1600 (Dual-ink)
7~15M
現今主流 DisplayPort 1.4 32.4 Gbps up to 8K@60Hz 10M
HDMI 2.0 18 Gbps up to 8K@30Hz 4:2:0 5~10M
最新版本 DisplayPort 2 80 Gbps up to 8K@85Hz 10M
HDMI 2.1 48 Gbps up to 8K@30Hz 5~10M

功能與詳細規格的差異

DP電纜與HDMI規格差異

無須認證費用,任何廠商皆可投入設計、製造

DisplayPort(簡稱 DP)是 VESA  於 2005 年發布的影音連接介面。相比於 HDMI ,DisplayPort 不需要認證與授權費用,任何廠商皆可製作。與 HDMI 相同的是可以同時傳輸影音訊號,但隨著技術版本更新,DisplayPort 有了別於 HDMI 的特色。

表現優異的螢幕更新率

顯示器呈現的動態影像,是由一張又一張的圖片所組成。而螢幕更新率是顯示器在一秒鐘內可以呈現多少圖片(影格)的單位,通常用赫茲(Hz)做表示。當赫茲(Hz)數越高,相同時間內的能呈現畫面就越多,肉眼就越可以捕捉到更多精細的畫面。對於需要及時做出反應的醫療、工業、電競等產業是顯示器最為重要的指標。

比較最新的 HDMI 2.1 與 DP 2.0 ,兩者間在畫質上並無二致,最高同樣可達 8K,4K 都可以提供穩定的 144Hz。然而,無論在現今主流或最新技術下,DP 的頻寬都較 HDMI 更高,資料傳輸量更大。換言之,即使兩者在解析度上不分軒輊,但 DP 可以提供更好的螢幕更新率,讓畫面流暢度更為專業。雖說 HDMI 2.0 以後的更新率有開始逐步跟上 DP 的趨勢,但以市場現況而言,DP 1.4 仍是追求畫面的指標。

HDMI DP 螢幕更新率比較
解析度 螢幕更新率 (Hz) 現今主流 最新版本
HDMI 2.0 DisplayPort 1.4 HDMI 2.1 DisplayPort 2
1080p 30 Yes Yes Yes Yes
60
120
144
240
1440p 30 Yes Yes Yes Yes
60
75
120
144
165
240 No
4K 30 Yes Yes Yes Yes
60
75 No
120
144 No
240 No
5K 30 Yes Yes Yes Yes
60 No
120 No No
144
240 No
8K 30 No Yes Yes Yes
60 No No
85
120 No

串接多台螢幕的多重串流傳輸(MST)

一般情況下,使用 HDMI 達成的輸出多螢幕必須從影音來源直接接線,因此連接埠數量可能因此不足,一般應用如筆電,多串接兩台。

DisplayPort 1.2 (以上)版本的線材除了可用分配器來達成一對多的輸出,在螢幕支援 DisplayPort Daisy Chain 的狀況下能以菊花鏈方式進行串接,透過一條 DisplayPort 即達成延長與多輸出功能。

DP 多重串流傳輸 (MST)

取代 USB、HDMI 的 DP Alt Mode  

DP 與 USB-C 的關聯性

不論是 HDMI、DisplayPort,或是較舊的 DVI、VGA,都有專屬的訊號格式。一般情況下做訊號轉換時,都需要使用晶片將訊號格式轉換。USB-C 並非屬於訊號格式,因此使用 USB-C 傳輸 DisplayPort 並不是大眾認知中的訊號轉換。其原理乃於部分 USB-C 本身配置了 DP Alt Mode 的通訊協定,便能採用 DisplayPort 作為傳輸影音的訊號格式。

DP Alt Mode

支援 DP Alt Mode 的設備可使用 USB Type-C 線材傳輸 DisplayPort 訊號,因此不需要 DisplayPort 轉 type-C 的轉換器,即可投放媒體內容。DP Alt Mode 也支援電力傳輸和 USB 3.0,可供設備充電以及傳輸控制訊號、資料,在現今USB Type-C 逐漸普及的市場可為使用者帶來不少的方便性。隨著 USB Type-C 攜帶式設備普及(筆電、手機),越來越多便攜式的螢幕會把 USB Type-C 與 DP ALT mode 作為標準配備,讓 設備可以直接連接。

什麼是DP Alt Mode?用USB傳輸DP影音、電力、資料

DisplayPort 與 HDMI 應用領域

明顯的市場定位

HDMI 使用方便,只需一條線就可以滿足日常使用,自推出後便被大眾廣泛接受並使用。現在大部分的影音產品上都一定包含 HDMI 連接埠,因此設備間的相容性高,主要用於家用影音、工作場域等一般使用。相較之下,DP 的強項在於 PC 應用,可以呈現優秀更新率的特性,讓它成為了追求畫面順暢、流利的最佳選擇。通常應用於像是醫療用途、電競賽事與轉播、工業等講求準確操作與呈現的產業。

DP 電競市場應用;HDMI 家用、工作場域應用

相容性與普及性

一般使用者對於畫面更新率、USB 的需求並不高,只用 HDMI 即可滿足就完成家中影音設備的整合與使用。但隨著行動裝置普遍的使用 USB Type-C,DP Alt Mode 也開始慢慢進入大眾視野,比起 HDMI 體積更小,也可用 DP 格式傳輸影音訊號,因此在未來的市場或許不再是 HDMI 獨大。

DisplayPort 常見問題

DisplayPort 可以向下支援嗎?

就算版本不同,DP 使用上仍然上下兼容,版本較低的線材可以連接於版本較高的顯示器、顯示卡,反之亦然,不須因版本更換線材與器材。但需要使用者自行調整至較低版本所支援的畫質及更新率。

HDMI 轉 DisplayPort 畫質及功能有辦法互相支援嗎?

市場上有許多轉接器支援 HDMI 與 DP 的轉換(如 HUE03-4K),不過畫質及更新率依然受限於 HDMI 上限,所以如 HDMI 2.0 轉接 DP 1.4,並無法傳輸 4K120Hz 的畫質,且若想使用 MST 螢幕串接等功能,還是必須使用 DP 線材。此外,如 Mini DisplayPort 轉 HDMI 的轉換,因為 Mini DisplayPort 在 Apple 公司於 2008 開發後並無升級維護,因此最高僅支援 Display 1.2 UHD,畫質最高為 UHD 3840 x 2160@60Hz。因此購買與使用前要檢查規格,注意畫質與解析度上的版本與支援情形。

所有的電腦設備都可以使用 DP Alt Mode 嗎?

市場上的 PC 仍然以 HDMI 為最主要使用的介面,但因應 DP 的崛起,近年來支援 DP 的顯示器、顯示卡在市面上也愈來愈普及。另外 Apple、各大廠牌行動裝置也將 USB Type-C 廣泛應用,只要確認您的 USB Type-C 設備支援 DP Alt Mode,便可以在您的 PC、Mac、MacBook 等產品上使用 DP。

部分電腦設備可連接DP、USB-A、USB-C

SC&T DisplayPort 相關產品

DisplayPort 4K@30 延長器:DP02E

  • 影像解析度支援4K@30Hz、1080p@60Hz。
  • 可透過CAT5e (或更高) 傳輸訊號,最遠距離達70公尺。

DisplayPort 4K@30 KVM 延長器:DP02U

  • 影像解析度支援 4K@30Hz、1080p@60Hz。
  • 透過CAT5e (或更高) 網路線傳輸訊號,最遠距離達150公尺。
  • 接收器端內建4埠USB,可連接鍵盤、滑鼠、隨身碟等裝置。
  • 支援全雙工RS232傳輸。

DisplayPort 4K@60 KVM 延長器:DP02U-4K6G

  • 影像解析度支援 4K@60Hz 4:4:4
  • 支持 HDCP
  • 可將 4K@60Hz 延長最遠 100 公尺
  • 接收端內建 4 個 USB 2.0 埠
  • 支援全雙工 RS232 傳輸。

DisplayPort/HDMI/USB-C 簡報切換延長器:HUE03-4K

  • 支援HDMI、DisplayPort、USB-C影像格式。
  • 最高影像解析度達4K@30Hz 4:4:4。
  • 可透過CAT5e (或更高) 網路線傳輸訊號,最遠距離可達150公尺。
  • USB-C 埠支援DP-ALT Mode功能,提供連接設備15W/39W的電量。
  • 支援自動/手動影像切換。

4K 60Hz 3進1出 HDMI/ USB-C 簡報切換器:HUS03-4K6G

  • 影像解析度支援 4K@60Hz 4:4:4
  • 支援影像自動偵測、切換功能。
  • 支援聲音嵌入、提取功能。
  • 支援USB Type-C PD充電功能,最大可供60瓦的電源。
  • 可透過干接點,與外部環控系統整合。

資料來源:新基科技